每座城市都飘荡着自己独有的茶香,不同的茶香,滋养出形态各异的生活。惠东的茶,亦融合了大自然的馈赠和制茶人的智慧,品之,人生百味和地方个性皆在其中。
本着参透了这里的茶,也就参透了这方小城的个性和这一方水土的灵魂的想法;仙人茶是惠东当地妇孺皆知的“茶王”,吸收山川灵气的自然本性,奠定了它独特而珍稀的茶界地位。
仙人茶究竟“仙”在哪里?
作为一种天然高山野茶,乍一看它其实与普通茶叶无异。“仙”的得名,与古代医学家葛洪有关。相传葛洪曾沿莲花山脉采药,发现并亲手栽种而来。也有传闻在山顶棋盘嶂曾有神仙下棋,其喝茶后将茶叶抛向山上,后来才生根发芽,历史都可追溯到千年以上。
说法种种无定论,但仙人茶在惠东多祝、白盆珠、高潭、宝口等地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发现成为珍稀茶种,却也是靠实力加持的。
在群山巍峨中寻找零散生长的仙人茶,需边搜寻边采摘,用脚步丈量一个个山头,在近水、山顶、石壁边等处才可摘到。这项高挑战性的采茶工作鲜有人能胜任,人工成本高,产量却极少。仙人茶千金难求,也是物以稀为贵吧。
由于山势陡峻,经年云雾萦绕,吸山川灵气的仙人茶口感自然没话说。它味苦回甘、久泡不淡且具有药用价值,在当地人祖辈传下的经验里,仙人茶可以消暑、治疗消化不良和消肾结石,久贮的陈茶效果更佳。
想一睹野生仙人茶树的真容,需有足够的体力去翻山越岭。哪怕寻找无果,沿途的风景也不会让您失望。
史料显示,莲花山脉地处粤东交通要冲,历史上是茶盐交易的必经之地,茶叶种植生产交易历史悠久。绿水青山的精妙,孕育出了一方茶韵飘香。
横坑是个客家小山村,这里的茶山是祖上传下来的,制茶也保留着祖上的传统工艺,种茶、制茶的历史已近400年。这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民都以种茶为主要经济来源。
横坑茶属于绿茶,茶叶不经过发酵,只采摘新叶,一芯两叶,只需杀青、揉捻、干燥和翻炒,茶香天然独特。这个被大山环抱的村庄里,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茶园,以合作社的形式共同发展,所以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知名度。
而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横坑,不止是寻茶,更是期待进入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庄,寻找片刻憩息。
好茶对生存条件要求苛刻,却也未必都生长在崇山峻岭。岩茶南移到了惠东,也种出了两度荣获中国国际茶博会金奖的岩茶。
看起来寸草难生的石头山,却是武夷山岩茶最适合生长的丹霞地貌。加上气候温湿度、沙包类土壤、莲花山脉早晚云雾缭绕导致的温差大、阴雨天气多、西枝江上游水质好等等条件,惠东多祝至白盆珠一带绿色生态廊大约几十万亩地,都被发现是适宜种植岩茶的丹霞地貌山地。
拍摄期间,在惠东多祝明溪村花海茶园巧遇被誉为“当代茶王”的生态学农业专家刘宗超博士。从岩茶的历史,到科学种植的点滴,再到制茶加工等所有环节,刘博士侃侃而谈,他坚信惠东这片“年轻”的丹霞地貌大有可为。
据悉,刘宗超博士多年来专注于丹霞地貌岩茶的生态安全种植与加工,创造性地提出中国丹霞岩茶的概念,带领科研团几乎走遍了中国的丹霞地貌,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用提高“茶树根际微生态适度”的方法改良种植优质岩茶。成功完成武夷岩茶的可持续种植课题并提出“岩茶无边界”的科学论断,并亲躬耕耘,将岩茶南移,建立了惠州岩茶种植加工基地,所加工出的岩茶已经达到或已超过武夷岩茶的水平。
品一品惠州版的岩茶,您会心生自豪。
大地的风情,因为有了茶的谱写,变得更加生动。大南山亦如是。四周连绵多座海拔过千米的山峰峰顶,常弥漫着浓厚的云雾,群峰窝内,有一片茶园。当云雾滑落至山腰,茶树上浸满的水珠旋即闪出水灵灵的碧绿。这种湿润的气候,造就了南山云雾茶的回甘浓郁。
山茶之所以为人们所喜爱,也许还有它从石缝中探出枝叶那一刻的顽强生长,令人动容。
好山好水滋润了惠东的好茶,而茶,也滋养了我们的生活和心田。不止于此,这里还种出了一度远销中国香港、日本、新加坡的“火烧窑茶”;平山碧山村畲族的手炒绿茶;安墩仙女峰的甘香绿茶、红茶等……
很多时候,我们的闲适时光,总是在一杯茶里慢慢化开。苦尽甘来,是品茶滋味,亦是人生之味,茶或许是成年人最好的“安慰剂”。
无论到哪里,只要有一杯茶,就是快乐的。